我们在盛夏常常摘了桐叶罩在头上遮阳,一片足够
大人们在田间地头也常顶一片桐叶劳作,远远地看像是一个卡通人物
渴了,摘一片桐叶,一折叠,再一卷,一个桐叶杯就做成了
到小溪边舀一杯山泉,昂头一饮而尽
泉水的甘甜,桐叶的清香,瞬间让你三万六千个毛孔畅快起来
有时贪杯,直喝得走路时肚子里直晃荡,还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
自己喝够了,再盛一满杯,端给在地里不舍得停下来的亲人,或是在远处放牛的伙伴
农家在这个时候常常煮醪糟,以在夏季清暑解渴
醪糟一般装在有盖的缸或坛子里
但有经验的农家不用盖子,而是摘几片桐叶,用针线订在一起,盖在缸或坛子口上,再用泥封个严严实实
隔一段时间,揭去泥封,醉人的甜香就在小院里弥漫开来,成了盛夏招待客人的最佳饮料
善良的主人也会分送一些给邻居,一起分享这醉人的香甜
即使说夏季有什么可憧憬的,我蓄意在这炎炎的夏季,偶然能有一场豪雨,让长久洗浴在骄阳下的地面获得潮湿,还带来轻轻的冷风,这种发觉就像在太阳暴晒下饥渴的咱们,能喝到冰冷的沸水,凉入心脾,消暑解渴
因为泉与楚辞的不解之缘,所以,李贺在诗里说:“斫取青光写楚辞,腻香春粉黑离离
……家泉石眼两三茎,晓看阴根紫陌生
”诗人把自己写的诗叫“楚辞”,表达了对这种独异的文学提示的尊崇,而且“楚辞”的创作过程还必须伴随着泉水的吟吟成韵和雾气弥漫
/> 偏爱“土节” 余继聪 节日就是一种文化,我们每一次庆祝节日,就是在有意无意地延续这种文化
年轻人,特别是大中学生们对“洋节”是越来越痴迷了
2月14日“情人节”,小伙子们总不会忘记,送给中意或者相爱女孩子,一束新鲜的红玫瑰
于是在这野花一年四季开满山坡,鲜花太多,多到一年四季便宜得如狗屎的云南,到了情人节那一天,平时每枝最多只要一角钱的红玫瑰,也要卖到三五圆
4月1日“愚人节”,总不会忘记捉弄老师,比如“某某老师,校长找你”,捉弄年轻女教师“某某老师(年轻男教师)找你”,捉弄年轻男教师“某某老师(年轻女教师)找你”,捉弄男生“美女某某找你”,捉弄女生“某某帅哥找你”
圣诞节的时候,总不会忘记给朋友送去,一份圣诞礼物
情人们总会相依相偎,到教堂去听听赞美诗,领一份圣餐
“洋历”即阳历的新年,各种各样的贺年片漫天飞,送同学,送老师,送亲友,可忙坏了邮局的人们
可是,“土节”在年轻人的心里,却越来越没有影响,没有分量,越来越淡了
有多少年轻人,还知道中国也有“土情人节”,知道比“洋情人节”更加浪漫、更加有情调、更加有文化内涵的“土情人节”呢?有多少年轻人还知道,中国也有自己的“土新年”——春节呢?更不要谈这些“土节”在他们心里还有多少分量了…… 我们这一代,以及以前的一代代中国人,是听着牛郎织女的故事长大的,谁都知道牛郎织女的爱情,感动了王母娘娘,于是在“土历”——农历的七月七日,允许或者甚至是派喜鹊,在浪漫美丽却宽广无边的天河银河上,搭起“鹊桥”,让牛郎织女相会,“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”
于是,一代代中国人牢记下了“七月初七日”,虽然含蓄的中国人,没有明确把这一天,象洋人那样大胆直露地叫做“情人节”,但是谁的心里都明白,这一天,就是中国的“土情人节”了,比洋人的“洋情人节”浪漫美丽得多的情人节
又有多少的“新生代”人,知道中国也有自己的“土情花”,比洋人的情花玫瑰花更加浪漫,更加纯洁大气的“土情花”
“爸爸!我们不说这个,咱们快点整理,去看华弟!”我强忍着泪液变化话题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