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老师行事放浪形骸、不拘小节,管理学生独辟蹊径自有一套
他第一次进教室就与众不同,自搬靠背椅置于讲台侧,觉得课堂秩序稍不如意,就把脸一板,拉过靠椅,“腾”地坐下,双脚直伸讲台、两眼仰望天花板,一声不吭
全班学生被他的怪异举止所震慑,面面相觑、噤若寒蝉、大气不敢出,课堂上鸦雀无声,静得掉根针也清晰可闻,他才从容不迫地开讲,一字不提秩序和纪律
这一招特灵,凡属他上课,全班学生格外专心致志地听讲
我开始想象着自己游荡在拉萨的小巷,在那样深巷的阳光阴影里,去解读藏族人的生活和故事
看健壮的康巴汉子神秘的微笑,看汲清水洗发梳长长发辫的藏族女孩,看那些摇着转经筒的老人,她们眯缝着眼躲避着高原的强烈阳光,一脸的稚气和可爱,那么的宁静与和谐,没有世俗的纷扰和名利之争
一切都淡化下来
一切都慢下来,喜欢这种慢,会让你的心灵获得真正的安宁
可以去看纳木错湖的圣洁,看大昭寺窗台上绽放的花,看红衣的喇嘛表情笃定的走过,看络绎不绝的人往来穿梭,但没有一丝一毫的匆匆之色……
在前昆明于我来说她只是一个地名,当时我记得有个亲戚还在这,于是我沿着铁路到东站去,那儿有破旧的房屋,成群的民工在装卸煤以及大米小麦和各种水果
他们吃着盒饭,啃着馒头,开着很低俗的玩笑,根本不把我这个路人放在眼里,我从他们面前过去了,走过去后我才发现其实我连他们都不如,兜里瘪瘪的,凭力气挣钱我根本不如他们,面对他们我甚至连灵魂都感到了某种羞涩,百无一用是书生
我不知道亲戚会不会借钱给我,哔竟我回河南十多年了,那时的我还拖着鼻涕,和母亲一起曾经到过他们家里而已
现在我孤身一人前去,不知该如何证明自己的身份?
自1968年深秋离校不久举家南迁后,我再也没有见过郑老师
世纪之交偶与高中同学相聚问及郑老师,这才知道,他与一位清秀可人的女学生结婚后性情大变,言谈举止不再出格,对世道也不再横挑鼻子竖挑眼,变得积极进取,热爱公益事业
恢复高考制度后 他考取研究生,哔业后留校从事甲骨文研究,在学术界颇有名气,是省政协委员,身体十分硬朗
阿叶将我们一行送下楼,送到街上,停住
走了老远,我们忍不住回头,仍见她伫立街头,不停地挥手告别
她粗实的手臂,划开我们所居小城浓黑的夜,一如人生小船上的桨……